外国语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党建工作学生工作院内专区
首页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图片新闻 
党建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正文
外国语学院微党课系列活动|时代共鸣•共振—短视频文案的语言转译逻辑(二)
2025-10-15 17:00  

为锚定青年成长航向,将红色基因融入时代发展脉络,推动和平教育从历史认知走向未来实践,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10月15日在三教阶401举办了本学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系列第二讲。本次微党课以“时代浪潮·共振”为主题,由学生党员高婧主讲《短视频文案的语言转译逻辑:如何将产品专业术语转化为年轻群体认同的情绪符号》,从语言传播与青年共情的交叉视角,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时代温度的思想分享,吸引了全体学生党员、党支部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团积极分子以及有意向学习的团员、群众等百余人参与。

(图为微党课现场)

高婧围绕“背景与语言转译价值”“专业术语库与年轻情绪符”“短视频文案转译三阶流程”“案例分析”“转译实践与青年行动”五大模块层层展开。立足日语专业背景,以跨语言传播的思维,剖析了短视频语境下专业术语“破圈传播”的底层逻辑——语言转译不是对专业深度的“减损”,而是对传播效能的“提升”;不是对青年群体的“曲意逢迎”,而是基于情感共鸣的“价值联结”。

在“短视频文案转译三阶流程”板块,高婧结合丰富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晦涩的产品专业术语拆解、转化为年轻人“听得懂、有共鸣”的情绪符号。她强调,语言转译的关键在于“精准捕捉时代律动”,用青年乐于接纳的表达形式,传递专业内容背后的深刻思想意蕴。这种探索既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对“语言应用场景化”的教学创新,也为跨文化、代际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图为高婧同学进行讲解)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还围绕“外语专业学生如何在跨文化转译中兼顾专业准确与情绪共鸣”展开讨论。高婧结合自身日语学习经历回应:“这就像我们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精准传递语义,又要捕捉原著的情感基调——短视频的术语转译也是如此,用‘专业+温度’的表达,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都能‘读懂’产品背后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外语学习者可以探索的实践方向。”

(图为互动环节图片)

此次微党课的互动热潮,是外国语学院“以互动促思考、以思考强担当”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将专业术语转译、短视频传播等时代议题引入课堂互动,学院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思考“如何让专业内容更具青年感染力”“如何以语言为媒介承担传播责任”,助力学生成长为既懂语言专业、又懂时代传播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撰稿:沈珍玲

初审:张诗雅

复审:杜 伟

终审:王 雷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地址:吉林市长春路169号 邮编:132012 

外国语学院书记、院长信箱:waiguoyuxinxiang@163.com